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是怎麼了>.<

今天一大早出門,發現我媽在騎的腳踏車消失了,心中不以為意,以為她騎去捷運站,出門去了。

剛剛,我爸媽回來,在與家中成員確認之後,這才發現腳踏車消失了!

我馬上騎機車去附近繞一圈,沒見著。到里長那想調錄影帶,兩個警察正在辦汽車失竊的案子。得,這下可好,腳踏車算啥!

心中苦悶,簡直快要氣死了,回家上網找二手腳踏車,順便上網看看,卻又看到好朋友發生了點金錢上的不愉快。

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啦?

這就叫做社會的整體向下沈淪嗎?

為什麼許多人會願意為了有形的資產(錢、腳踏車)而犧牲了無形的資產(友情、社區信任)呢?

思前想後,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這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只注重有形資產,而且在近年來越發的變本加厲。也許是因為數字好比較吧,所以大家只看會說話的數字,不會說話的其他價值就這樣湮滅在滾滾洪流之中了。

官員看數字、警察看數字、家長看數字、老師看數字、民眾看數字……

但我們的生活中只有數字嗎?當然不是!

數字與實際生活的落差越來越大,大家不再相信數字,但又只有數字可相信……

當大家都在努力的相信或企圖相信一個不能被相信的數字,這個社會會怎樣?

許多的傳統價值消失了,但因為這些價值不能以數字的形式表示,所以沒人在意,又因為大家習慣以數字說話,所以連重拾傳統價值的作法也是那麼可笑。

大考要加考公民與社會,先不說這是不是因為學生與社會脫節而做的無奈之舉,道德呢?

與道德毫無關係嗎?

笑話!

沈淪已經是事實,我們要討論的不是為什麼,而是如何做。

是時後把數字丟在一邊了,而且,必須要從教育做起!

獵豹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減稅王八蛋

這幾天,常在電視上看到一連串的減稅廣告,先是引用一些名人的話,再開宗明義表示:「稅,誰都知道是跟經濟掛勾的。」然後,就舉了一堆例子來支持他的論點。紅線好似蹺蹺板的上上下下,到最後還有很可怕的墜落音效,好像不減稅台灣的經濟就會完蛋大吉,再起不能。到最後,還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的照片拿出來背書。

廣告有三篇,提供網址供有興趣的人上youtube觀賞。

減稅與消費力
http://tw.youtube.com/watch?v=rL3XjOqV8og
減稅與生產力
http://tw.youtube.com/watch?v=kX_ranZdtis
減稅與競爭力
http://tw.youtube.com/watch?v=DvQ1FAVpGB4

如果懶得去看也沒有關係,我來一一說明。

減稅與消費力中舉的例子是:香港稅率比台灣低,同時過去四年來香港的經濟表現比台灣好。

減稅與生產力中舉的例子是:美國八零年代減稅,同時失業率下降,而且出現了一堆高收入的工作機會。

減稅與競爭力中舉的例子是:美國八零年代減稅,同時稅收增加一倍,且年所得在二十五萬美元以上者多交了五倍稅。

有沒有助益到我兩句話中間用的連接詞是同時,不是然後或是而且?因為上面三句話的前半段與後半段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傅利曼贊成減稅,而且得過諾貝爾獎,是德高望重並富有學養的知名經濟學者。個人也讀過他的作品,字字珠璣,富有深意。沒錯,我相當尊敬他。但這是否代表我們都要同意他的話?盲從諾貝爾獎得主的論點所帶來的後果,我想,只要是個台灣人都身受其害,無須贅述。

稅,誰都知道是與經濟掛勾的。

但是,經濟可不只與稅掛勾啊!

政治軍事、社會文化、天災人禍等等因素,難道不會影響經濟嗎?

上面的三個例子只是把同時發生的事情當作必然的因果關係來混淆視聽罷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大公司老闆都很有錢。
大公司老闆都穿黑色西裝。
所以只要穿上黑西裝就會有錢。

黑西裝與有錢有任何必然性的因果關係嗎?當然沒有。但同樣的邏輯卻是這三支廣告中所想表達的,或是說,想要愚弄社會大眾的!

先來看看比較好解答的消費力:

香港稅率比台灣低。
香港過去四年經濟比台灣好25%。
所以只要稅率降低台灣經濟就會好。

過去四年,不,是過去八年來,台灣經濟之所以會差,我想,只要是個會讀書會寫字,實實在在生活在台灣的台灣人,都知道罪魁禍首是誰。而且這個罪魁禍首現在還在禍害台灣。他一天不消失,台灣經濟一天好不起來,與稅率高低與否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再來,就是比較難解答的美國八零年代減稅了。廣告中口口聲聲說美國八零年代減稅,但事實上美國除了減稅之外,其實是進行稅制改革。而且美國除了減稅就沒有其他事情發生了嗎?八零年代的利率、油價、股市等等重大事件,這些因素哪一個跟經濟沒有關係?廣告中卻絕口不提!

在減稅與生產力中提到失業率下降與工作機會增加。八零年代正好是石油危機緩解,通貨膨脹消除,社會趨向穩定的時代。七零年代美國發起戰爭,遭遇油價高漲與停滯性通膨,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恢復穩定之後當然失業率會下降,工作機會會上升。比較基準低,之後稍微回升一點數字上都很好看。這根減稅有關係嗎?沒有,只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同時發生,又同時被人拿來呼嚨人罷了。

在減稅與競爭力中提到的稅收增加一倍,且年所得在二十五萬美元以上者多交了五倍稅。這個廣告是我最痛恨的,因為它的觀點企圖誘導民眾往減稅反而會使高所得者增加稅賦,不會增加一般人的負擔。其用心險惡不堪,作法卑劣至極!前文中提到,美國八零年代除了減稅,還有稅制改革。減稅減了誰的稅?當然是減了高所得者的稅。缺口要不要補?當然要。找誰開刀?當然是領死薪水的!真正的有錢人是用錢在賺錢的,這些資本利得稅正好落在減稅範圍中。而大幅增加的是薪資所得稅,也就是由廣大的普通人民百姓所承擔。薪資稅增加,所得在二十五萬以上的多繳了五倍稅,所得在二十五萬以下的多繳了多少稅呢?沒提!

英美法庭在證人作證之前都會要求宣示,宣示作證的內容是事實,所有的事實以及只有事實。說謊就不是事實,隱瞞部分真相也算欺騙,而在事實中加料也是說謊。上面三篇廣告所要表達的都是用真相所拼湊出的謊言。真相經過隱瞞以及加料早已不復見。筆者不才,剛好對經濟學有些興趣,這才以瞭解這濤天陰謀。作文一篇,希望讀者千萬不要被這些廣告所蒙蔽,能夠知道真相而獨立思考。

評完了廣告,再來說說減稅吧。

減稅是1980年雷根政府所提出的「巫毒經濟學」的重要成分。其論點是:人都想賺錢,但是因為賺了錢要被政府拿走所以心理會不爽,感覺在做白工。而減稅可以使人做得多,拿得多,藉此提高賺錢的興趣,提高生產力與所得。所得提升了,稅基擴大了,所以就算稅率比較低也可以收到更多稅。

真是狗屁不通!

「巫毒經濟學」這個名詞當然不是雷根自己取的,就像我們的諡號一樣是後人取的。英美稱巫毒經濟學,若要翻成我們比較瞭解的說法,應該改叫「騙人經濟學」才比較恰當。

行為必與利益掛勾,有利益才有行為。根據這個最基本的例子,再輔以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知道減稅的後果了。

假設有個人,年薪十萬,每天工作十個小時,適用50%的稅率。在這種情形下,他一年的消費是五萬元。現在,就來看看減稅會不會造成生產力增加、所得增加與稅收增加吧。

現在稅率變成20%,這個人同樣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同樣每年收入十萬,不同的是,他拿回家的錢變成八萬,足足多了三萬!他會因為拿的錢比以前多,不會被政府剝削而更加努力工作嗎?

是你你會嗎?又不是白癡!每年花五萬日子就很好過了,現在做同樣的事拿回家的錢更多了,幹嘛更加努力工作呢?所以,減稅其實不會造成工作更加努力。

好吧,那消費會增加嗎?看起來是,消費從五萬變成八萬,足足多了三萬呢,可喜可賀。不過,錢不會憑空出現,如果這多出來的錢不是創造出來的財富而是轉移得來的財富,那就一點意義都沒有啦。要計算,我們得把人跟政府一併計算。

在稅率50%的時候,政府拿到五萬的稅,消費者拿到五萬的收入,而他們通通把前花光,這個社會的總消費是十萬元。而在稅率20%的時候,政府拿到兩萬的稅,消費者拿到八萬的收入,這個社會的總收入還是十萬元!也就是說,消費者多花的錢跟政府少花的錢正好抵銷,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還有更糟的情形。

因為消費者一年只要花五萬元,所以他可以決定一天只要工作七小時,拿到七萬元的收入,繳了稅還剩五萬六,工作時數減少,拿回家的錢便多,你看這小日子滋潤的我都羨慕啊。但是,這時這個社會的總消費變成七萬元,比減稅前還少,稅收變成一萬四,腰斬再腰斬!

由此可見,減稅並非萬靈丹,而且後果並非那麼美好。

最慘的是,政府花的錢和消費者花的錢性質完全不同!政府的稅收是用在基礎建設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而消費者買的東西超過一定限度就全是奢侈品啦,這兩者有根本上的區別。減稅,就是使社會中花在奢侈品的錢增加而花在窮人身上的錢減少,這就是最糟糕的情形!

不論何種情形,減稅都對有錢人有利。而提出減稅要求的往往都是有錢人,因為他們不需要靠稅收過日子所以會反對徵稅。既然提出減稅的大多是有錢人,我們又怎麼可以相信減稅對窮人有利呢?

所以,提出減稅的有錢人是王八蛋!

支持減稅的窮人是大傻蛋!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小故事一則

時光飛逝啊,日子一天一天過,不知不覺居然一個半月沒更新啦。

現在,跟大家說個小故事吧,那是在好久好久以前,不知道在那個異時空發生的故事。

是有關一間研究院的故事。

好久好久以前,有一個人,懷抱著滿腔熱血,為了自身的理想而努力著。他出錢出力,號召一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們,成立了一間研究院。

這一間研究院的設備、設施都是院長一人獨資興建的,所以這個院長的位子真是實至名歸,不做第二人選。而其他一同奮鬥的朋友們,則或多或少的在管理階層的位子上位了研究院的發展壯大而奮鬥著。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研究院網羅了該領域中大部分重量級的博士,吸引了為數眾多的研究員。研究院的風氣相當開放,資源相當豐富。不論是誰,只要把想討論的主題往空著的研究小間門上一掛,自己就可以坐在研究小間裡等著對該議題有興趣的研究員進來討論。若是不耐久候先行離去也沒關係,他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寫好放在桌上,其他人進來看完文章然會留言參與討論。有時,德高望重的大師們也會藉此發表一些重量級的作品,吸引研究院中所有研究員的目光。研究小間被人群塞得滿滿,研究員在觀摩討論而成長的同時,這些意見也刺激大師們完善自己的作品,更有一些研究員逐漸成長,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師。

除了大師們的發表之外,研究員之間經常有精彩而熱烈的討論,為大家的研究工作提供創新的思路,激發了無限的可能。畢竟,一間研究院不可能光靠幾個大師的發表撐著,研究員的發表也很重要。當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有些研究員擅長的部分比較冷門,難以與主流意見相討論。這些人大多會出現在各研究小間之間,吸取他人的經驗,偶爾也發表自己的意見。所謂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些研究員雖然發表不多,但都是一時之選,會引起廣泛的討論,對於提升研究院的學術水準很有幫助。沒有先前的看文,就沒有之後的發表。誰說只看文不回應是不道德的行為呢?

在大師與研究員之外,研究院中還有不少的學生。這些學生雖然沒有發表,但也參與研究院的發展。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些學生經過學習與成長之後,會不會出現一位未來的明日之星呢?

在管理方面,研究院雖說是風氣開放,但畢竟身為研究機構,管理階層還是會對文章做出篩選及評估,避免一些濫竽充數的文章佔據寶貴的資源。包括討論離題、人身攻擊、種族歧視,甚至是政治等不相干的議題,只要出現就是刪除。至於傳說中的三好文章更是在刪除之列。而成員也很有自覺,水準不夠的文章根本不敢拿出來丟人現眼,在眾人的努力之下,研究院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大家在和諧的氣憤之中研究、發表、學習。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研究院的文獻發表日新又新,在質量方面皆有所提升,研究院的名聲也逐漸大了起來。院長感到相當高興,並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由於研究院本身名聲在外,所以很容易就吸引許多人加入。無奈研究院先前就延攬了許多知名的大師以及有水準的研究員,這一波加入的人比較多是只能學習,無法發表的學生。這些學生到也相當自覺,安靜的在各研究小間中瀏覽,到也相安無事。

不過,隨著人數增加,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管理以及資源分配方面的問題了。院長及管理階層針對大量學生加入研究院只為了使用研究院中圖書館的作法覺得相當不滿,在經過討論之後決定實施一個新的作法,那就是只有在研究院中發表論文滿一百篇的人才能取得圖書館的入場卷。

這個作法的出發點是好的,理論上可以確保資源不被濫用,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蜂擁而入的學生為了獲得圖書館的進入資格而瘋狂的發表文章。在這一波學生搶奪圖書館入場卷的風潮之中,許多研究小間的門口都掛上學生發表的淺薄意見,大師的研究室中也被一大堆的三好文章萬金油所填滿。研究員想要找到空的研究小間討論都不可得。

管理階層對於此表示憂心忡忡,但奈何院長的政策就是要增加人數以擴大影響力,院長覺得如果對學生太過苛責,便可能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研究院人數減少。在管理階層的漠視之下,研究院雖是人數以及論文發表數皆呈現上升局面,但實則金玉其外。

而研究員以及大師們,一方面已經在一起共同研究過一段時間,彼此比較熟悉;二來也是因應學生佔用研究小間而做出回應。所以,幾個知名的大師發起成立研究室,吸引一些相熟的研究員加入研究室。加入大師主導的研究室之後,成員會在識別證上面加上該研究室的正式名稱以及徽章。由幾個研究員長期佔用幾間研究小間供成員進行討論,以便研究的進行。

久而久之,大家有樣學樣,研究院中由大師成立的研究室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以往的和諧風氣與自由討論不再,各研究室敝帚自珍,開始限制資流通,不喜歡與非自身研究室所屬成員交換信息。使得其他未加入大師研究室的研究員以及學生惶惶不可終日,彷彿被拋棄一般。

某一天,在研究院的員工自強旅行活動中,某研究室的大師在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和自己研究室中的成員高談闊論只有他們聽得懂的話題。他們的歡笑聲對上完全狀況外的眾人成為相當尷尬的對比。

此後,其他成員也紛紛建立屬於自己的研究室,而不想加入研究室的成員則開始撻伐研究室的存在阻礙資訊流通,不利學術研究。紛爭討論了一陣子,但在管理階層的不作為以及研究室有大師押陣的情形下不了了之。

此時,院長及管理階層發現許多學生獲得圖書館的進入資格之後便立刻停止發表文章。在防止資源濫用的大前提之下,院長提出以論文發表數換算研究院貢獻度的新措施。若要從圖書館中借書則必須付出一定的貢獻度,而貢獻度只有透過發表論文才能得到。此舉一出,使得研究小間被學生佔據的情形更加嚴重。本來這些學生只要發表一百篇低水準論文就會自覺的停止發表。現在為了持續的借書,學生們不得不持續的發表低水準論文。大量的低水準論文充斥,使得研究員和大師們的回文越來越困難。不同的是,以往是擔心自己的水準不夠而不敢發表,現在則是文章水準太低,低到無法發表。

逐漸的,研究室中的人們習於只和自己研究室中的成員討論,因為這樣才可以確保討論內容言之有物。而沒有加入研究室的研究員們由於找不到水準相映的研究內容,不得不轉為沈默。而持續活躍的學生由於缺少大師及夠水準的研究員指點啟發,討論內容千篇一律,如出一轍,有時還出現討論大師們許多年前發表舊文章的古怪事情。而各大師所率領的研究室在自我封閉之下與研究院成員的交流越來越少,漸行漸遠。演變到最後各研究室除了佔用研究院的研究小間之外,與研究院沒有一點關係。沒多久,就有大師嫌往返交通麻煩而把研究室的召集地改在自己家裡,連帶挖走一群經驗豐富的研究員。

憂心忡忡的管理階層再次向館主進言,但在館主的獨排眾議以及獨資的道德正當性之下,副院長被迫出走,離開了研究院。隨之離去的還有一群相熟的,支持副院長理念的研究員。此後,研究院便成為院長的一言堂,無人敢攖其鋒。

沒有多久,院長就開始統一研究院成員識別證的樣式,若是識別證上的照片與院長心目中的理想規格不符合,則必須進行改善或換用研究院統一發給的形式,不然該識別證便會失效,研究員便無法進入研究院。此一政策雖然引起大多數研究員的討論以及反彈,但在形式比人強的情形下仍有兩位知名的研究員被迫離開研究院。

事已至此,大師以及研究員們,走的走,散的散,研究院的論文發表就靠著沒有出走、沒有被清洗也沒有加入研究室的成員努力支撐,研究論文的發表質量開始不斷下降,猶如土人造飛機,摔得慘兮兮。諾大的研究院中只剩為數眾多且不斷增加的學生們在活動著。但是,院長仍沈迷在論文發表數的亮麗數字下而忽略了品質的下降,還為了不斷增加的成員數而沾沾自喜。由於人數增加,建築物不敷使用。為了興建新的實驗室而出現資金缺口的院長,毅然決然的「遺忘」自己曾經的承諾,在各研究小間的牆壁上貼上贊助廠商的廣告。

在空間資源緊張的情形下,院長開始把矛頭針對那些擁有研究院成員資格但許久沒有發表論文的成員。只要把沒有論文發表的成員趕出去,剩下的資源就可以給有發表論文的成員使用。因此,院長又想出一個新的政策,那就是:研究小間的使用收費章程。

凡進入研究小間就必須投幣付費,使用時間到了還得到門口丟銅板,否則斷水斷電。如果某位成員的帳號中領不出錢來,他就等同於被研究院除名,因為他連研究院大門都打不開,再也無法進入研究院了。而且這項政策還溯及既往,追遡自研究院成立以來所有成員使用研究小間的租金。一時之間哀鴻遍野,生靈塗炭。真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打回解放前。受影響最多的便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偏偏又是研究院唯一僅存中堅力量的研究員了。大師由於可以經常發表高水準論文而沒有影響,學生們因為經常發表低水準論文而影響不大。唯有夾在中間的研究員,既無法像大師一般信手拈來優質論文,又拉不下臉皮學學生去發三好文章萬金油。一覺醒來貢獻值成為負值,為了留在研究院中而四處告貸,好不悽慘。

在經過大清洗之後,這時敢反對院長言論的成員寥寥無幾。在少數無力的質疑聲中,院長沾沾自喜地提出文章發表數增加的數據來說服大家。同樣的,沒有。人有意見,或是沒有人敢有意見。

所謂厚積而薄發,沒有大量咀嚼文章,何來有水準的發文?但在此一新政策的影響之下,所有成員都必須掂量自己的荷包,計算這次開門進去有沒有機會發表論文,能不能打平使用研究小間的支出。在人性抗拒損失的天性之下,人們往往高估損失而低估收益。在每次開門之前都得計算得失,沒有多久便沒有研究員想去開門了,當然,研究員發表的文章數就一嚕到底,再起不能了。

研究小間中充斥著內容空洞,毫無意義的三好文章萬金油,龐大的研究院只剩個最大的頭嫌以及許多的學生在勉力支撐,但在風雨飄渺中研究院該走向何方呢?

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